一直以來有許多飼主擔心細針採樣可能造成腫瘤的擴散,也就是醫學名詞中的「腫瘤播種(tumor seeding) 」,到底這個腫瘤播種的發生機會高嗎?既然有可能發生,為何獸醫師還叫我採樣?ㄧ、採樣結果會不會影響治療的決定?最常遇到的情況是因為團塊摸起來軟軟的,就認為是無害的脂肪瘤,但其實肥大細胞瘤(惡性)跟軟組織肉瘤(惡性)的觸感常與脂肪瘤類似,如果沒有採樣確認可能就會錯過最適合的治療時機,採樣結果如果可能會影響治療的決定與方向,採樣就是相當值得做的檢查。(好處通常是遠高於可能的併發症)二、採樣造成的腫瘤播種機會高嗎?通常會討論採樣管道的腫瘤播種,大多是針對腹腔或胸腔中的腫瘤,獸醫領域的研究目前認為症
  • 移行上皮細胞癌是最有可能出現採樣管道腫瘤播種的腫瘤類型
  • 其他零星的病例報告還包括肺癌胰臟癌及骨肉瘤,根據人類醫學的統計研究,細針採樣管道的腫瘤播種發生機率小於一萬分之一。如果可以得到影響治療方針的重要資訊,這樣的風險是值得承擔的。
>>適當操作的細針採樣,造成腫瘤播種的機率很低,反而可以藉此得到重要的診斷資訊。三、造成腫瘤播種的風險因子有哪些呢?
  • 採樣針的大小,越粗的針越有機會發生腫瘤播種。人類醫學的研究認為23g以下的採樣針有較低的風險。
  • 採樣穿刺的次數,穿刺越多次,越有機會發生腫瘤播種。
  • 具有高度轉移潛力的腫瘤類型,例如移行上皮細胞癌就有較高的散播風險,採樣應該使用導尿管經尿道採樣,而避免直接經皮穿刺採樣。
  • 有免疫抑制的動物。
>>採樣針的粗細、穿刺次數、可能面對的腫瘤類型及病患的免疫狀態會影響腫瘤播種的風險。‼️另外還有一種不太一樣的情況,肥大細胞瘤的darier’s sign,因為肥大細胞瘤釋放出肝素、組織胺及胜肽酶所引起,會使得腫瘤看起來突然變腫大,甚至有出血、瘀斑等現象,採樣過程有可能引起這個darier’s sign,若沒有做適當的處理,飼主可能會以為採樣讓腫瘤突然快速生長。因此,如果採樣後發現是肥大細胞瘤,門診中會立即給予適當的藥物,減少這個現象的發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