貓咪在舔毛做清潔時,會將毛髮一起吞下肚,常見的嘔吐物會是胃液混著一小撮的毛或是一整坨的毛,吃進去的毛髮積聚在腸胃中無法消化,因此,牠們會透過嘔吐來排出毛球,尤其是到了換毛季節會更容易發生,若長期累積無適當排毛的話,可能會演變成毛球症(貓咪舔毛時,毛會被吃到肚子裡長期不能被排出,會在胃裡聚成一個小球,稱為毛球)。
ㄧ、貓咪嘔吐的可能原因
- 嘔吐毛球
- 食物未消化完全
- 誤食異物
- 寄生蟲感染:貓咪感染寄生蟲時有時會引發嘔吐(絛蟲、蛔蟲、鞭蟲、鉤蟲等)
嘔吐的原因可以簡單先從吐出來的東西判斷,常見的是飼料、胃液、毛髮等等,如果是飼料或是胃液有可能是腸胃消化功能不佳、過敏、寄生蟲等,導致吃進去的飼料或是零食等食物沒有順利消化,就被貓咪吐出來;如果是毛髮或是胃液,那可能就是典型的皮毛堆積,嚴重者可能是毛球症。
二、貓咪軟便的可能原因
- 腸胃炎
- 食物過敏
- 環境髒細菌滋生
- 消化不良
- 改變食物
三、化毛膏藥 VS 排毛粉
化毛膏主要是通過油質潤滑,將消化道內積聚的毛球排出體外的膏體,正確說是腸道潤滑劑,其中有90%都是油脂,可能是添加礦物油、植物油或其他油脂;而化毛膏的油脂特性,容易造成貓咪腹瀉,雖然能有效將毛球排出體外,但長期使用也容易造成腸道敏感及脆弱,而一般貓咪排毛粉的成分,比較常見選用纖維、酵素以及益生菌製成。
首先,透過酵素在消化道中將食物、毛髮分解成小分子,接著纖維吸收水分後會膨脹,同時吸附腸道中的毛髮與便便,最後當纖維、便便與毛髮融為一體時,腸道就會感覺到蠕動,自然將毛髮與便便排出,其中纖維吸收水分,就是為什麼多數排毛粉都會建議要多喝水的原因。
- 洋車前子:纖維的一種,同時具有水溶性纖維及非水溶性纖維,是排毛必加的成分之一,其纖維含量是奇亞籽的兩倍。大部分水果都含有水溶性纖維,而非水溶性纖維通常在燕麥、水果皮、糙米及蔬菜中,吸收水份後便會膨脹能夠刺激腸道蠕動,有助預防便秘。
- 纖維:纖維分為水溶性及非水溶性,水溶性膳食纖維溶於水後能增加便便量,在上消化道停留的時間更久,有助平衡糖分及酸鹼值;非水溶性膳食纖維不溶於水,在吸收水分後會膨脹,有助軟化便便促進消化道蠕動,兩者缺一不可。
- 天然油脂:當腸道內充滿皮毛甚至毛球,適量的油脂可以加速其排出,請注意油脂要挑選「天然」的,並盡量避免化毛膏中添加的礦物油(易造成肥胖,且可能引起毒性)。
- 酵素:酵素常拿來跟益生菌比較,但這兩者本質上是完全不同的,酵素本身是一種蛋白質,其主要功能是負責分解食物,促進腸胃道消化。
- 益生菌(不一定需要):相較於酵素,益生菌是一種微生物協助維持腸道健康,促進吸收營養和排便,對排出毛髮也有一定幫助。
化毛膏的主要成分是油脂 , 毛孩食用後能幫助腸道健康,達到軟化體內毛球幫助毛球排出的效果,同時由於化毛膏的油脂多半會選用魚油、植物油等,因此適量地食用也是一項好的油脂來源,化毛粉的成分則以植物纖維為主能幫助毛孩腸道蠕動 : 幫助消化及排毛,有些產品會添加不同的營養素和酵素,更有利維持腸道健康的成分,其他同樣有幫助排毛效果的天然食品,像是貓草、南瓜、地瓜等,也都是因為這些食物富含許多織維,但貓草雖能幫助貓咪吐出體內毛球,卻可能在嘔吐的過程中讓胃酸傷害食道,而南瓜、地瓜等食物在富含纖維的同時,澱粉比例也較高,並不適合貓咪大量食用,因此像是貓草、南瓜 、地瓜等食物,是可以偶爾給貓咪增加食物豊富性的選擇,卻不適合當作主要的排毛食品。
排毛保健食品是作為毛孩健康的「輔助」因此,不適合天天吃,一般而言3個月的貓咪才會開始學會吐毛球,可以依毛孩的需求開始添加排毛保健食品,而8個月大的貓咪,無論長毛、短毛或在換毛季節(3~5月份 /9~11月份),最好勤幫毛孩梳毛及添加適當的排毛食品到飲食中,連續吃整個換毛的日子,同時依照貓咪的體型給予適合的份量(每一次的用量依照個別產品的說明),一個星期可以視情況給予2~3次 。
一歲以下建議:
- 長毛貓一個星期一包
- 短毛貓兩個星期一包。
每一種保健品如果並不是身體需要的,其實吃三個月停兩個月再吃三個月這樣便足夠。